服务热线
0510-83398818
光伏组件到货验收是确保组件质量、数量和规格符合合同要求的关键环节,直接关系到电站的后续安装和发电效率。以下是详细的验收流程及注意事项:
核对合同和订单
确认组件型号、功率、数量、品牌、颜色等是否与合同一致。
检查是否有特殊要求(如双玻组件、双面组件等)。
准备工具和文件
工具:EL检测仪(电致发光测试仪)、万用表、绝缘电阻测试仪、游标卡尺、照度计、记录表等。
文件:合同、装箱单、出厂检测报告(含IV曲线、EL测试结果)、合格证、质保书、运输保险单等。
完整性检查:确认包装是否完好,有无破损、受潮、变形或污染。
标签核对:检查外包装标签信息是否与合同一致(型号、功率、数量、生产日期、批次号等)。
防护措施:确认组件是否采用防震、防潮包装(如木箱、泡沫填充等)。
抽样比例:按国际标准(如IEC 61215)或合同约定抽样(通常5%~10%)。
外观检查:
表面:无裂纹、划痕、气泡、脱层、脏污或异物。
边框:无变形、腐蚀、毛刺。
接线盒:密封良好,线缆无破损,极性标识清晰。
背板:无鼓包、脱层或褶皱。
尺寸和重量:抽查组件长、宽、厚度及重量是否符合标称值。
IV曲线测试:
使用便携式IV测试仪,在标准测试条件(STC:1000W/m²,25℃,AM1.5)下检测组件功率是否达标(允许±3%偏差)。
对比出厂报告,检查是否存在明显衰减或异常。
EL测试(电致发光测试):
对抽样组件进行EL检测,检查是否有隐裂、碎片、断栅、焊接不良等内部缺陷。
重点检查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隐裂。
绝缘电阻测试:
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(如500V兆欧表),测量组件边框与内部电路间的绝缘电阻(应≥40MΩ)。
热斑测试(可选):
在光照条件下,用红外热像仪检测组件是否有局部过热现象。
出厂检测报告:确认每批次组件是否附带IV曲线、EL测试报告、安全认证(如IEC、UL、TÜV)。
合格证与质保书:核对质保年限(通常25年功率质保+10年产品质保)及质保范围。
运输单据:检查物流记录是否完整,确认运输途中无异常。
不合格品处理
轻微缺陷(如小划痕、轻微色差):记录并反馈供应商协商补偿。
严重缺陷(如功率不达标、隐裂、破损):拍照留证,拒收并通知供应商退货或更换。
批次问题:整批次复检或退货,并依据合同索赔。
记录与报告
填写《到货验收记录表》,记录每批次抽检结果、缺陷描述及处理意见。
双方签字确认验收结果,作为后续索赔或付款依据。
安全防护:搬运时轻拿轻放,避免组件碰撞或踩踏。
存储条件:
存放环境干燥、通风,避免阳光直射或雨淋。
堆叠高度不超过厂家规定(通常≤20层)。
时效性:到货后7天内完成验收,避免因延迟导致责任划分不清。
通过严格的到货验收,可以有效避免因组件质量问题导致的发电损失和安全隐患,为电站的长期稳定运行奠定基础。
上一篇:光伏电站全职尽调测试
下一篇:无人机全站红外热斑扫描